高清演播室电视照明技术交流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

2006-12-15  来源:中国照明网-原创报道  有6102人阅读

  陈瑞福,北京星光影视设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国内一流的专家和MBA为何死心塌地地追随着陈瑞福这位农民企业家?

  在影视灯光行业,星光集团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等重大活动等,也都采用了星光的专业灯光产品。2003年,星光集团经济收入高达7.2亿,2004年预计达到9亿。可谁能想到,星光集团董事长陈瑞福,20年前只是京郊大兴县一个既不懂技术、又无资金的农民?

  陈瑞福在做企业的前十几年苦苦摸索,很不顺利。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采取了特别的市场策略,经营中采取了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用人方法和管理方法,这个经营电视台、电影厂灯光产品及灯光工程的影视灯光专业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四顾茅庐请专家

  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三届初中毕业生陈瑞福了解到照相馆急需照相专用灯具,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和设备,他依靠手工作坊敲敲打打,开始了简单的灯具加工。1984年前后,彩色照相技术在国内快速兴起。刚刚生产出黑白灯具的星光照相器材厂,一下子面临更新换代的挑战。

  与此同时,北京电光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铭研制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新型电影、电视照明灯具。这种灯具不但适用于彩色照相,同时适用于电影彩色电视照明。当时,电视技术正在由黑白向彩色转轨。陈瑞福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敏感地意识到:如果能请到这位专家,星光的生存与发展就有了希望。

  费尽周折,陈瑞福才找到赵铭的家,但赵铭根本看不起这个农民厂长,更不相信这个京郊农村小厂能应用他先进的发明创造。吃了三次闭门羹,陈瑞福并没放弃。当他第四次厚着脸皮敲开赵家的门时,赵铭故意拿出一个进口灯考他:“这个你多长时间才能生产出来?”陈瑞福自信地说:“3个月。”但在赵铭看来,陈瑞福3年也未必能生产出来。

  陈瑞福很快摸准了赵铭的心理需求:关键是把他的发明生产成产品。事实上,陈根本没能力做那个进口灯具,但他回家后想了个障眼法:自己做个灯的外壳,把赵铭给的样灯里的核心部件拆下来,装到自己做的样壳里。这一“蒙”果然让赵铭相信陈瑞福真有生产能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答应和陈瑞福合作。

  这位灯光专家不但给星光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把陈瑞福推到了灯光专业历史舞台的前沿。1988年开始,星光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20年后的今天,赵铭也成为集团的高层管理者。

  “一个企业催化了一个专业”

  1989年,陈瑞福深感专业知识缺乏,脱产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这次学习,除了专业知识的提升外,也给陈瑞福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他的同学大多是各省市电视台的领导。这种同学关系为陈瑞福日后开拓市场积累了宝贵的人脉。

  1993年,星光集团规模仍不大,销售收入累计只有几千万元,办了10年企业的陈瑞福依然处于探索之中。也正是1993年,陈瑞福做出了一个能决定星光后来10年发展命运的特别举措:由星光投资100万元,在全国影视行业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创立“星光影视灯光专业”,培养灯光人才。 影视照明灯光专业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高度普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也是一门专业艺术,当时,中国在此方面没有形成系统教育理论,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灯光人员都是依靠经验布光。陈瑞福联合北广设立的“星光影视灯光专业”,是中国第一个灯光专业,在当时被认为是“(星光)一个企业催化了一个专业”。

  陈瑞福当时的想法是:灯光专业在为星光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在影视行业中占据一块领地,让将来从事灯光专业的技术人员了解星光,熟悉星光,通过专业灯光人才来培育市场。同时,弥补国内灯光专业空白,能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社会美誉度。

  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全国的电视台,进入电视台灯光设计的重要岗位,也为星光积累了宝贵的客户关系资源。

  每年毕业的15名灯光专业毕业生,一部分充实到星光的各个管理部门,另一部分由星光无偿派到电视台进行技术服务,这种无偿技术人才援助的形式,很快成了星光集团攻打市场的秘密武器。一个经典的案例是:1998年,某省电视台在新建的大型演播室公开招标会上,各参加投标的企业纷纷以降价等手段参与竞争,只有星光提出了为其免费提供一名灯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培训等工作。这个大学生在技术上的出色服务,使该电视台最后决定采用星光集团生产的灯光设备。

  “简单”方法激励人才

  20世纪90年代星光集团的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通过办灯光专业建立人脉,开拓了市场。2000年以后,星光集团的高速发展,又得益于陈瑞福的两个策略:一是吸引新的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加盟星光,让他们以技术和管理入股。二是对以前承包集团下属子公司业绩突出者进行奖励,并进行产权改革,让拿到奖金的骨干购买子公司的股份。

  很多投资者做企业时,一定要当大股东并绝对控股所投资的企业,陈瑞福却在做一件普通老板看起来很“傻”的事:现金投入最多,却甘做小股东。最典型的是星光集团旗下的金方力公司。2000年时,陈瑞福获知中国人民大学MBA毕业生陈勇军有技术和项目,但资金缺乏。经过商议,陈瑞福给公司投资50万元,但只占30%的股份,陈勇军等三人经营团队以技术和管理入股,占了70%的股份。“我占了大股,他们可能就没有积极性。能激励他们做大,我的钱也增值了。”2003年,金方力公司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甘当小股东的陈瑞福的投资果然“投有所值”。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2000年,星光集团理清产权关系,对核心资产进行重组,成立北京星光影视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准备上市。2003年1月,北京星光影视设备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吸纳星光集团旗下五家核心企业,完成增资扩股并成功注册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进入上市辅导程序。

  到目前为止,星光集团已发展成为设计、安装影视舞台、剧场、演播室照明工程的领军企业。2002年,星光集团研制出的数字化灯具,装备中央电视台高清晰演播室,这是国内第一个数字化演播室。

  与此同时,星光也面临新的战略选择:由于在影视灯光专业市场具有了绝对领先地位,难有大的上升空间,要适应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要求,必须有新的项目投资方向。到底是在守住影视灯光专业市场的同时,进行与影视领域相关多元化扩张,还是只做影视灯光专业,把做大市场的目光投向国际市场?或者,进入与影视无关的多元化领域?

  星光集团目前选择的是以影视为核心,进行相关多元化扩张,进入影视文化产业,积极纵深发展,为外省市电视台在北京进行的节目制作提供平台;同时,进入影视用车领域,研制和发展六迅道数字电视转播车、地面卫星车、多功能舞台车等。

  能否成功拓展产业空间,这对今年已经52岁、曾坦言自己过了50岁之后不敢轻易进入不熟悉领域的陈瑞福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附文陈瑞福的经营理念1.做企业要有可行性分析,但也不要瞻前顾后,要敢担风险,做起来再说;2.如果一个老板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员工,就不要和他合作。

编辑:陈丹

联系我们

谭 磊(010)85055001 邮箱:153872268@qq.com

张 旭 17600515152  邮箱:123842845@qq.com

杨 春 13580375626  邮箱:21168660@qq.com

王京池(010)85054871 邮箱:1364026806@qq.com